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借: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
(1)要取得综合收益,就要进行结算;
没有扣缴义务人取得应税所得;
取得应纳税所得额,但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
(四)取得境外所得;
因移民而注销中国户籍;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个人所得税
这是一种由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领土上的个人以及在本国的海外个人的收入征收的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其中,纳税人的纳税范围比较广,有完全纳税的义务,需要对中国境内外的全部所得纳税;非居民纳税人只需就在中国的所得纳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1.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首先,工资薪金所得全额计入收入。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为实际取得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80%。
另外,稿酬所得在扣除费用20后,再减去70,即稿酬所得为稿酬实际所得的56%。
其次,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是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年收入-6万元-专项附加扣除-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享受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2.营业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和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20
4.财产租赁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每次(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可扣除项目-修理费(限800元)-800元
(2)每次(月)收入超过4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可扣除项目-修理费(限800元)](1-20)
5.财产转让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原值-合理费用)20
6.意外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20
相关可查看:
应付个人所得税
职工报酬
什么是社会保险?
更多关于财务会计实务的信息。名师课程及求职,可以点击查看学乐家会计实务问答;一个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