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不同控制下的合并会计分录。
回答: 1。不同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是一个“市场”概念。公允价值核算采用“购买法”。支付的价款按公允价值入账,取得的股权价值(即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也按公允价值入账。既然两个项目都是按公允价值核算的,那么‘付出’和‘获得’就没有区别,否则就是不公平。
借:长期股权投资-* * *公司
借出:银行存款等。
备注:
1.支付的不一定是银行存款,也可以是固定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如果是固定资产,需要确认固定资产处置损益,如果是存货,需要确认收入和纳税。
2.由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公允价值”(市场价值),其金额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不一致。比如你用1000万元买了对方80股,但是对方80的所有者权益只有800万元,那么你在编制合并公司报表的时候就要确认商誉。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
二、不同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所谓吸收合并,就是合并后,对方消失,主体只有一个。所有不在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均按公允价值入账。
会计处理是。
借:对方所有资产,
借出:对方所有负债'
把对方(买方)的全部资产负债变成自己的资产负债。但是,资产和负债的记录价值必须按公允价值重新计算。区别就是‘善意’。
诸如
借: * * *资产800(公允价值)
商誉200
贷款: * * * *债务600(公允价值)
银行存款400
什么是不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可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不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实质上是同一集团下企业财产和资源的再分配。因此,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合并应该是指不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应当将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支付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和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计量的总和。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最终不受同一方或多方控制的交易合并,即排除非同一控制下以外的企业合并。
以上详细介绍了不同控制下的会计分录如何吸收合并,也介绍了不同控制下的企业如何合并。如果你是会计,面临这样的问题,最好能看懂这篇文章。如果实在看不懂,可以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