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来说,成本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其核算程序也非常严格。
计算成本时具体的程序步骤是什么?你需要做什么?
一个工作20多年的资深财务分享:成本核算流程图会计分录,一起来看看吧~
要了解成本核算程序,首先要了解成本核算。
其中,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02
成本核算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如下图所示:
03目的
成本会计的一般含义上面已经提到了。继续其核算的目的是什么?会计有三个主要目的,如下图所示:
04功能
我们知道它的意义和目的,然后就要明白它的作用。成本核算的作用和意义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05影响
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其影响也是非常有利的。
方法06
我们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通常会用到以下五种计算方法。
07流程
以上,我们已经简要介绍了成本会计。但是,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我们仍然需要遵循流程。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主要如下:
来看看成本会计经常做的几种会计处理吧~
1、原材料入库环节
2、生产原材料的领用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款:原材料
3.制造费用的收取
4.直接人工收集
5、成品入库。
篇幅有限,今天就分享给大家。
祝大家工作愉快,生活幸福。晚安,亲爱的朋友们~ 1。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
(1)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
磨渣指的是:生产原材料、工人工资福利费、折旧等等。
1.材料成本
(1)直接消耗的材料: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车间
借:制造成本
贷款:原材料——某种材料
(2)消耗材料
配送率=总材料成本/配送标准
通常选择定额消耗作为分配标准。
分发后,输入与上述相同的条目。
2.人工成本
(1)工资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车间
借:制造成本
贷款:应付工资
如果工人生产两种以上的产品,那么
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分配标准
通常选择生产时间作为分配标准。
(2)福利费
工资的14%。计算和条目同上。
3.其他要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如折旧计提、车间发生的杂项费用等。
(二)间接费用的收集和分配
1、辅助生产费用
汇总第一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中记录的成本,根据受益方将总额分摊到相应账户。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如果受益方是产品)
借:制造成本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车间
需要注意的是,当企业只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时,这就足够了。当企业有两个以上辅助生产车间时,必须选择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进行账务处理。这个土豆是矮的。
2、基本车间制造费用。
首先,收集所有通常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总金额。
当车间中有两个以上的产品时:
分配率=总制造成本/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择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贷项:制造费用
(三)“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先将“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一件产品”账户记录的金额全部归集,然后选择某种方法在月末结转产成品。
借:成品——一个产品。
贷款: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一种产品。
二。涉及月末计提和结转的分录。
1、计提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福利
贷款: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基金
3.工资分配
借:生产成本、制造成本、管理成本等。
贷款:应付工资
4.应计折旧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折旧费用
贷项:累计折旧
5、结转收入
借方: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贷款:本年利润
6.结转成本支出
借方:本年利润
贷款: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费用、非业务指标。
7.结转费用
借方:本年利润
贷款: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8.结转税
借方:本年利润
贷款: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9、季度(或月度)结转所得税
借方:本年利润
贷项: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