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偿还银行贷款时,可以通过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进行相关核算。具体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如何编制公司偿还银行贷款的会计分录?
1、企业通过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会计分录为:
企业支付短期贷款利息:
借:应付利息
贷款:银行存款
企业到期还本付息:
借:短期贷款
所欠利息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款:银行存款
2、企业通过银行存款偿还长期借款,会计分录为:
企业分期支付长期利息:
借:应付利息
贷款:银行存款
企业到期还本付息:
借:长期借款33,354本金
贷款:银行存款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或借记)——
应付利息是指企业根据合同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存款应支付的利息、分期支付利息的长期借款和企业债券。
应付利息是负债科目,借方表示减少,即利息已经支付;贷方表示增加,即未付应付利息增加。
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分别是什么意思?
长期贷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类贷款。企业借入长期贷款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贷款存放在银行,在银行的监督下随时提取;另一种是银行批准一个贷款限额,可以在限额内按需借款。
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贷款,是债务主体。
企业发生的费用,如未取得发票,通过“预付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具体怎么做会计分录?
没有发票的费用如何进行会计分录?
1、企业发生无发票费用时,会计分录是:
借方:预付款项(或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贷款:银行存款
2.企业取得发票后,会计分录如下:
当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借方:管理费用(根据费用所属部门计入相应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预付账款(或其他应收账款等。)
如何理解预付款和其他应收款?
预付款是指企业按照采购合同的规定,以货币资金或货币等价物预先向供应商支付的款项。一般包括预付货款、预付购货定金、预付工程款、预付预备费等。也是公司债权的组成部分。
预收账款是一个资产账户,核算预收账款的增减及其余额。企业可以按照供应商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期末,一般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预付的款项。如果是贷方余额,则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金额。为了加强预付款项的管理,一般需要设置单独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预付款项较少的企业,也可以将预付款项借记应付账款。
企业的预付款项不得计提坏账准备。但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预付款项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或因供应商破产或被撤销而无希望收到所购商品,应将原计入预付款项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以外的各种应收款项和暂付款项。
比如各种应收的赔款和罚款,如因企业财产意外损失向相关保险公司收取的赔款等,都属于企业的其他应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