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通过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称为提供劳务收入。对于提供劳务收入,应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如何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提供劳务收入的会计分录
借方:应收账款和银行存款。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方:主营业务成本
贷款:银行存款
服务费和应付给员工的工资有什么区别?
1,应用不同。工资性支出是《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劳务费一般是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签订合同获得的报酬。
2.管理方式不同。挣工资的员工记录在企业的员工名单里,这些员工也是日常管理的,包括考勤。那些拿服务费的人就不受这种管理了。比如一个学校的教授在校外讲课,授课的报酬就是服务费。教授不受其他学校的管理。
3.会计上的差异。工资薪金一般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人工成本用“生产成本”或“销售费用”科目核算。
4.不同的税务管理。工资和人工成本是完全不同的计税方法。计算的个人所得税也不一样。
企业对外销售原材料时,一般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结转成本时,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相关的会计分录有哪些?
原材料对外销售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款: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销售原材料后,应同时结转原材料的账面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款:原材料
原材料的日常核算方法
原材料是指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和改变的各种材料、外购半成品及其他辅助材料。其中,外购原材料成本包括进价、运输成本、在途合理损耗、入库前分拣费用及其他税费。
原材料的日常核算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实际成本计价,一种是计划成本计价。
实际成本法是指原材料的收发和结存,其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都是以实际成本为基础,主要通过“原材料”和“在途材料”科目核算。实际成本法更适用于原材料收发业务较少的企业,因为它不能反映材料成本是节约还是超支,更不能反映其材料采购业务的经营成果。
计划成本法是指根据计划成本对原材料的收发和结存进行定价。该方法通过设置“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核算,可以反映材料成本的节约或超支,适用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的企业。
现金股利是指以现金形式分配给企业股东的股利,是最常见的股利分配方式,也是投资者的方式。那么支付现金股利时如何进行会计分录呢?
分配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1.通过股东大会和其他类似机构的决议向企业股东和投资者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利润分配-现金股利或应付利润
贷款:应付股利
2.现金股利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股利。
贷款:银行存款
发放现金股利的优势
1.现金股利可以使股东和投资者获得现金收益,增强他们的投资能力;
2.现金分红可以改善企业的长短期资本结构,及时调整经营的资金链。
发放现金股利的弊端
如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本或现金较少,但业务发展需要额外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支付现金股利会增加企业自身的财务压力,甚至导致亏损
1.企业需要公开增发证券的,《证券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前三年累计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净利润不低于前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2.支付现金分红可以更好的保持分红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现金回馈股东会让股东更喜欢;
3.目前证监会要求新申报IPO的要明确现金分红政策和现金分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