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11万买一辆车,可以用10年。10年后可以卖废品一万块。那么,这辆车每年的折旧费是10000元。其含义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内的分摊。另一层意思是,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每期计提一定的费用,即折旧费用。当该资产不能再使用时,应计费用加上处置该资产的收入都是值得的,这样就可以购买同样的资产继续使用。
什么是折旧?折旧是物品的使用寿命与物品价值的比率。当一个工厂购买一些比较大的、价值比较高的设备或者建立厂房等需要大量资金建设和长期使用的物品时,不能一次性计算成本(花在学东西上的钱),而需要将其使用年限(或者其他计算方法)逐年分摊,这就是年折旧;而年折旧除以12就是月折旧。
比如一台机器,你买的时候要1100元。估计(就是估计)能用10年,10年后就报废了,报废的废品能卖到100块钱。如果用中的平均年限法折旧,则为(1100-100)/10=100,即年折旧100元。按月支付然后除以12就可以了。当然,会计上还有其他提取方式。例如: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一台机器用了10年,每年都会磨损。这是折旧。
更多实用问题,欢迎关注!
贬值是商品的损失。
你买了个手机,花了3000块。你打算用三年,平均每年亏损1000元。在会计专业术语里,就是提1000元折旧的意思。
似乎大家都忘记了折旧的本义
折旧,别名是“资本消耗补偿”,这个名字已经解释了它的含义,现在直接理解为资产的时间损耗,当然表面上看。
我举个栗子:我是工具人。我每天都为老板加班。一个月下来,加班赚一万。这个时候,你真的以为自己赚了一万吗?不,你要减去你透支的生命。你天天加班,然后生病花了7000块医药费。你的实际收入是3000元。
这7000块钱的医药费就是折旧,这是你收入的代价。不垫付医药费,就会高估自己的收入。
一方面记录了你伤了7000人,另一方面记录了你收入中应该估算的医疗费用。你消费了多少,你得到的收益中就会有多少得到补偿,这就是“资本消耗补偿”
另外,这次贬值很有意思。我们在提取减值准备的时候,要确认相关的费用或成本,也就是降低你的收入。但实际上,我们银行存款有1万元,账本只有3000元。
这7000医疗编制账不符?怎么才能一笔勾销呢?
如果一项资产健康状况不好,直到转手才动用这笔维修准备金,那么在处置时,——就可以全部收回,因为计提折旧准备金时,资产账面价值会下降7000,也就是处置成本结转时少了7000,处置利润多了7000,这个窟窿就补上了。
所以这个折旧就意味着类似于“法定盈余公积”的东西,是收入,但它是代扣的,并没有落到你手里。
它最初是随着权责发生制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除了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投入外,资产生产商品并出售以获取收益时,还应考虑资产磨损的寿命。我们测算它的损失,同时少占收益,这样在资产受损的时候,就可以用少占的收益来维护机器。如果机器一直正常运转,我们错过的收入可以从我们处置它的时候开始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