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分录大家都熟悉吗?还没有。俯视
收入和费用业务
(一)一般商品销售业务的处理
(1)收入确认:
借方:应收账款/银行存款/应收票据等。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合同或协议价格的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公允价值*适用税率]
(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向后挤压]
存货跌价准备[应从销售部分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账面余额]
(二)已发出但不符合确认销售收入条件的商品的处置:
(1)交付货物时:
借方:发出商品[发出商品成本]
贷款:库存商品
(2)如果销售该批货物的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则:
借方: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或)应纳税额——简易税[公允价值*适用税率]
【注意】销售该批货物的纳税义务尚未发生的,不作纳税义务处理,纳税义务发生时缴纳增值税。
(3)后期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
借方: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合同或协议价格的公允价值]
(4)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向后挤压]
存货跌价准备[应从销售部分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账面余额]
(3)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和销售折扣的处理
1.商业折扣
借款:应收账款等。[折扣价格和税收计算]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扣除业务折扣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贴现税]
2.现金折扣
赊销时:
借方:应收账款[含税总金额]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全部计入收入,不扣除现金折扣]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全税]
折扣期集合:
借:银行存款[反向挤压]
财务费用[含税总价/无税价格*折扣率]
贷:应收账款[含税总金额]
【说明】计算现金折扣时,需要注意的是,销售方式是以不含增值税的价格提供现金折扣。在这两种情况下,买方享受的折扣金额是不同的。
非折扣期收款:
借方: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3.销售折扣
(1)销售折扣发生在确认销售收入之前:
交付时:
借方:发出商品[发出商品成本]
贷款:库存商品
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
借款:应收账款等。【扣除折扣后,价格打折,计算税金】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扣除销售折扣后的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扣除销售折扣后的金额*适用税率]
借:主营业务成本[向后挤压]
存货跌价准备[应从销售部分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账面余额]
实际收到付款时:
借方: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2)销售折扣发生在已售出并已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上,不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销售时:
p
借方:应收账款[含税总金额]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全部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全税]
结转主营业务成本会计分录同上。
如果是销售折扣:
借方:主营业务收入[给定折扣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折扣*适用税率]
贷:应收账款
实际收到款项时:
借方: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1.净利润转利润分配
会计期末,企业应将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即:
借方: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果是净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提取盈余公积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任何盈余公积
通过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
贷款:应付股利
(2)分配股票股利,将股票股利折股金额作如下分录:
借方:利润分配——转增股本的股利。
贷款:股本
【提示】董事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不予核算,但应在附注中披露。
4.弥补亏损的盈余公积
企业发生的亏损,除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外,还可以用累计盈余公积弥补。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作如下分录: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5.企业未分配利润的形成
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属于“利润分配”科目的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本科目的“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即:
借方: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提取任何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利润分配——股息转增股本
“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贷方余额表示历年累计未分配利润(即以后年度可分配的利润);借方余额代表历年累积的未补偿损失(即,为未来年度保留的损失)。
以上是关于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会计分录。了解和学习更多会计分录,可以关注学乐家头条号和帅创学乐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