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像手指间的细沙,转瞬即逝!转眼间,中级会计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考生抓紧时间备考,认真做题才是硬道理!赶紧跟着《中级会计实务》薛整理的大题好好学习吧!
点击查看更多练习。
A公司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相关信息如下:
数据一:221年12月31日,A公司保管A产品200件,每件成本12万元,账面余额2400万元。A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0000元,销售每件A产品预计相关税费为10000元。对于产品A,A公司与另一家企业签订了不可撤销合同,合同约定A公司以每件10000元的价格向该企业销售80件产品A。
数据二:221年12月31日,A公司在产品余额600件,每件成本5万元,账面余额3000万元。工序B中的产品专门用于生产B的成品,B的成品市场价格为每件10000元。预计加工乙成品的成本为10,000元,销售乙成品的相关税费为10,000元.
数据三:221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乙方原材料100件,每件成本10000元。每一块B原料可以加工成一块C产品,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为每块人民币10000元。预计销售过程中运输费用为每件10000元。221年12月31日,B的原材料市场价格为每件10000元,C的产品市场价格为每件60000元。
假设A公司存货按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21年12月31日计提前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零,不考虑增值税等因素影响。
要求:
(1)根据数据1,计算221年12月31日产品A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编制221年末资产减值相关会计分录。
(2)根据第二次数据,计算221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编制221年末资产减值相关会计分录。
(3)根据第三项数据,计算2011年12月31日原材料B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编制2011年末资产减值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2011年12月31日合同数量2 31以内的80 A产品每单位可变现净值==(万元),超过单位成本12万元且未发生减值。
120 A产品超出合同数量的单位可变现净值==11(万元),即低于单位成本12万元,产生减值。
产品A的减值损失金额=(12-11)(200-80)=120(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120
贷:存货跌价准备——A产品120
(2)22011年12月31日,产成品单位可变现净值B==8(万元),产成品单位成本B=5=(万元)。由于产成品B的单位可变现净值低于单位成本,产成品B发生减值,因此产成品B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b .产品应计提的减值损失金额=[5-()]600=480(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480
贷:产品480中的存货跌价准备——B
(3)每件产品的可变现净值C==(万元),每件产品的成本C==(万元)。原材料B专门生产的产品发生了减值,表明原材料B应按其可变现净值计量。每件原材料B的可变现净值==5(万元),每件原材料B的成本为万元,则应计提原材料B的折旧额=()100=3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30
贷:存货跌价准备—— B原材料30
——以上中级会计考试相关习题来自张志凤习题课。
(本文为学乐家原创文章,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