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是指盘点物料的现有数量,以确定物料在仓库或其他地方的实际数量。
库存损失的原因
(一)存货损失和溢余的原因
1、采购工作中的失误,主要是由于验收不认真、不全面。
2.外部条件对物品的影响。商品从进货到销售,经过运输、仓储、分拣、挑选、分级、称重等环节都会有破损。
3、使用机械对货物在装卸、搬运、堆放、碰撞、挤压中的影响以及损坏和短少,如渗漏、包装松散、变形、破损等。
(二)的原因
1.仓库操作期间的和多空付款。
2.仓储记录卡中的。
3.盘点过程中的,如漏盘点、溢盘点、序列号、虚假盘点数字、计算不准确、计量单位转换等。
4、各种盗窃暗亏。
存货损失的处理方法
为了避免存货的重大损益,必须加强全体员工的责任心培养和业务技术的提升。如下所示:
1、从根本上增强员工的责任感。
2.严格控制进出口流程和记录。
3、检查各种计量器具,确保计量准确。
4.对报表和文件的各个方面有很强的审查和控制能力。
5、加强各种防盗活动,减少由此造成的暗损。
存货损失记录方法
(a)在批准之前:
1、企业对于存货损失,根据“存货报告”中所列金额,作如下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待处理流动资产的损失和溢余。
贷款: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2.采购存货的非正常损失导致存货短缺:
借: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待处理流动资产的损失和溢余。
贷款:原材料等。
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进项税) (
2)发生盘亏的存货,应根据盘亏原因分别处理:
1.属于限额内损耗和存货日常收发计量误差,经批准后上报。
借:管理费
贷款: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待处理流动资产的损失和溢余
2.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贷款: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待处理流动资产的损失和溢余
3.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的存货损失,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营业外支出借款:-非常亏损
贷款: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待处理流动资产的损失和溢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