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会计实务——落后的计算方法,在会计行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下面就由几个豆子来看看吧。
外部账户实务-逆向扣除法
外部会计实务-逆向扣除法
(一)、反向账户
1.计算利润
利润率=预警税负/税率
利润=利润率*收入
利润总额=收入*税负/税率
2.地方税推定
(1)增值税=增值税税负*销售收入
但有条件的话,最好按照申报表的要求来确定增值税。公式为: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进项税转出)-免税额。
因为税负计算和公式计算有一定出入,很少完全一致,会导致地税计算不准确。
(2)城建税及附加=增值税*(7 3)
(3)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税*2(具体见各地税率)
(4)堤围费=销售收入*税率(具体标准见各地)
(5)个税、房、车、地、印花税据实计算。
(6)、税金及附加=城建税及地方教育附加、房屋、汽车、土、印花税等。
(7)、营业外收支:据实反映,一般不需要人工安排。
3、计算广义成本
(1)、使用公式
利润=收入-广义费用-税费-营业外收支。
(2)、计算广义成本
广义费用=收入-利润-税费-营业外收入
(3)广义成本的相互作用
广义费用=营业成本期间费用
(二)费用安排
1.菜单
、意义
菜单,也叫拆单,就是从实际发生的业务中,按照国外账户的标准,挑出适合国外账户的单据。
(2)方法
1)基本上,内部账户中的大部分费用单据都应该在外部账户中列出,因此在费用估算中可以使用排除法。
2)不要走小规模项目的特价票,容易导致滞留票。
3)严格检查发票的合规性,如备注是否正确。及时退回不符合项。
4)注意不需要发票的情况(见附件)。
5)非损益类(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可以据实列支;
(3)不适合纳入表外的文件
1)隐藏收入的成本(既没有开具发票也没有从公户取得)也必须隐藏,不得结转。同时,相关运费也必须隐瞒,不能收取。
2)不是不可避免、无法避免、无法取得发票的费用。
3)公司不支付的发票(水电费除外)。
4)个人应付发票。
5)个人消费发票。
6)、假发票、过期发票。
7)面额为100元的定额发票(见地方规定,有很多地方不认可)。
2.填写账单
、意义
补充订单是指手头成本低于预估成本,需要虚增,即补充订单。由于材料成本可以暂估,因此,补充单据一般指虚增的费用发票。
(2)安排
补充订单=回溯成本-菜单成本
(3)方法
既然是有目的的选择,就要保证法案的合理性和条款的有效性。至于拿回哪些发票,可以先看看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明细项目,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些项目的发票。
注意,不要总盯着办公用品,这需要一个详细的清单,不能用‘一批办公用品’;不要总是拿饭票。作为业务招待费,是有限额的。税前扣除限额为销售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如果太多,那就是浪费。可以考虑在1月份报销日期为12月份的额外饭票,以减轻明年的补单压力。
(四)、注意事项
1)、尽量不要用特价票填单。
因为是充气的,所以没必要惹麻烦。不是说普通票没有风险,只是相对来说,普通票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2)千万不要找黄牛。
票贩子最终会被抓住或者成为逃跑企业,这是一个定时炸弹。你在找谁?一般来说,我们正在寻找小规模或自雇人士谁熟悉它和
另一方面,需要考虑会计和税收之间的相关性。比如有所得税限额的发票(饭票)全部退回,那么超标的部分就没用了。
4)、考虑合理性
比如办公费、办公设备修理费、路桥费、汽油票、运费等。应该在合理范围内。
5)会计匹配(证据链)
可能会有入库、入库、领用等会计数据或流程,也不只是孤独的报销。
3.选择一个法案
如果选择菜单后的成本已经大于后向抵扣的成本,也就是说费用发票很多,有些需要选择下一期。但是要注意过年报销的套路。
(3)、自检的费用
1.业务或明细分类账的余额
我们必须同时满足‘四性’:常识性、合理性、合规性和关联性。
2.劳动工资的相对稳定性
工资要逐月,一般变化率在5以下。除非发季度奖/年终奖/特别奖,或者大规模大刀阔斧的人事调整。
3.经常性项目的比率控制
一般采用同比率,变化率控制在30左右。同时,参考收入和成本的变化,变化的方向和幅度要尽可能一致。
请注意,它不是机械地理解为同步。
(四),成本和费用的互动调整
1.概况
一般先安排费用,再向后挤成本。
2.剩余费用
如果反推成本同比下降,考虑到往往是费用补(采购发票),建议挑出一些适合后期录入的费用发票,以便反推确定成本金额。
3.费用发票很紧
如果成本同比下降,实在拿不到发票,可以挤压成本。
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成本的同比变化率异常,那么即使多交了所得税,成本变化率也一定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千万不要因为小亏而被金税三期惊动!
4.我们必须关注去年同期的情况。
金税三期有云计算警报。详见附件:比率测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