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综合题
1.甲公司2018年相关经济事项如下:
(1)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根据合同约定,甲公司以1500万元的价格,以1。
200万元(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同时,协议约定A公司分两年回购该设备,价格为1300万元。当天,设备已经送出,货款已经存入银行。
A公司确认主营业务收入1500万元,结转主营业务成本1200万元。
(2)3月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约定甲公司以9000元的单位成本向丙公司销售1000件产品B(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当日,A公司已交付货物。根据合同,C公司分两次等额付款向A公司支付100万股自己的普通股,第一次付款在A公司交货时支付,第二次付款在C公司合格时支付。当日,C公司普通股价值为12元/股。3月15日,C公司通过验收,再次向A公司支付50万股普通股。当日,C公司普通股价值为15元/股。甲公司乙的每件产品价格为11000元。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份作为交易资产核算。
A公司确认主营业务收入1100万元,结转主营业务成本900万元。
(3)5月22日,A公司将一批C产品以120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D公司,账面余额100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那天货物已经发出去了。根据合同约定,A公司需要向D公司支付50万元(这笔费用是行业规则,A公司没有从D公司获得任何商品和服务)。5月30日,A公司收到扣除推广费后的净价,存入银行。
A公司确认主营业务收入1200万元,结转主营业务成本800万元,确认销售费用50万元。
(4)6月30日,甲公司与E公司签订远期销售合同。根据合同约定,A公司两年后交货,E公司有两种可供选择的付款方案,即签订合同时支付400万元或两年后交付产品时支付449.44万元。E公司在签订合同时选择货到付款。当天的钱已经存入银行,相关货物的控制权在交割时转移。A公司两种支付方式计算的内含利率为6,不满足资本化条件。
A公司确认主营业务收入400万元,但未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5)9月1日,甲公司与耿公司签订合同,约定甲公司于12月31日前向耿公司陆续交付2000套C产品,每套10000元,费用8000元(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2月1日,A公司与耿公司签订补充合同,约定A公司在12月31日前再向耿公司交付500套C产品,每套价格为人民币8500元(不反映个别价格)。到11月30日,A公司已向耿公司交付了1500套C产品。到12月31日,A公司已按合同约定交付了剩余的1000套C产品。
12月,A公司确认主营业务收入425万元,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00万元。
(6)12月1日,鑫公司委托某公司代为销售5。
000件D产品,与鑫公司约定的结算价格为16000元/件,同时A公司向鑫公司收取寄售价格10的佣金,未寄售的D产品的毁损、灭失风险由鑫公司承担(A公司责任除外)。当日,A公司已收到5000件D产品。到12月31日,A公司已售出1000件。
A公司确认主营业务收入1600万元,结转主营业务成本1440万元。
其他信息:交易价格中包含的可变对价金额满足限制性条件,不考虑相关税费。
要求:根据以上信息,A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根据合同,A公司有义务在两年后回购设备。因此,B公司并未取得该设备的控制权。假设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交易的实质是B公司支付200万元(1500-1300元)的对价取得设备2年的使用权。甲公司应将该交易作为租赁交易处理。
信息(2)处理不正确。
甲公司按合同起始日非现金对价(股票)的公允价值确定交易价格,即1200万元(10012)确认收入。合同生效后,非现金对价的公允价值因对价形式(股份公允价值变动)发生变动的,变动金额不计入交易价格。交易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数据(3)会计处理不正确。
甲公司在向丁公司转让货物时需要同时向丁公司支付对价的,应当减少应付对价的成交价格,但应付给客户的对价是为了从客户处取得其他可明确区分的货物的除外。在本题中,A公司没有对D公司的商品进行明确区分,故应确认1150万元(1200万-50万元)的收入,不确认销售费用。
数据(4)账务处理不正确。
公司A和公司E之间的合同包含重要的融资要素。在确定交易价格时,应调整合同中承诺的对价金额,以反映这一重要融资要素的影响。同时,货物尚未转移到E公司,A公司无法确认收入。即期价款(449.44万元)应确认为合同负债,已收款项与合同负债的差额应确认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并按实际利率6摊销未确认的融资费用。
数据(5)会计处理不正确。
合同变更增加了可明确区分的商品和合同价格,但新增的合同价格不能反映新增商品的个别销售价格,应视为原合同的终止。同时将原合同未履行部分和合同变更部分合并为新合同进行会计处理。因此,12月份A公司应确认收入=500 1 500 0.85=9.25(万元),结转成本=1 0000.8=800万(万元)。
数据(6)账务处理不正确。
根据合同条款(非代销D产品的毁损、灭失风险由鑫公司承担,A公司责任除外),A公司属于人。即企业在判断是主要责任人还是本人时,应以企业能否控制特定商品再转让给顾客为原则。因此,A公司应按160万元(1.61 00010)的净额确认收入,并按实际发生的代销费用确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