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商品的购销差价是商业企业计算存货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含税价格与不含税进价的差额就是商品的购销差价。库存商品的购销差价如何进行会计分录?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库存商品购销差额的会计分录:
1、企业采购、加工、回收和销售退货而取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
贷款:银行存款(或委托加工材料等科目)
货物净价差
2.期末,企业分摊已售出商品的购货价款差额时:
借:商品买卖之间的差额
贷款: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取得商品,然后在期末分摊已售出商品的购销差价时,应当通过“库存商品”、“商品购销差价”科目进行核算。“商品购销差价”科目主要用于核算企业日常核算所用商品的销售价格与采购价格之间的差额。本科目可根据商品或实物管理负责人的类别设置相应的明细二级科目。
商品购销差价的计算公式:
对于企业已销售的商品,应分摊的购销差额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差价率=(期初在库商品差价)(期初在库商品价格)100
本期销售商品的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本期商品的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的购销差额。
期末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
以上是对存货商品购销差价的会计分录的详细介绍。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在线校。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