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商品购销差价
一、本核算企业采用售价进行商品售价和进价的日常核算。
之间的区别。
二、本科目可按商品类别或实物管理负责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商品购销差价的主要会计处理。
(一)企业购入、加工回收和销售退回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价格,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委托加工材料”等科目,按价款与进价的差额,贷记本科目。
(二)期末(月)应分摊已售出商品的购销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待摊商品的购销差价按以下公式计算:商品的购销差价=本科目期末前余额(“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期末余额、“发出商品”期末余额)100本期待摊商品的购销差价=本期“主营业务收入”贷方发生额
如果企业不同期间的价差相对均衡,也可以用上期的价差计算分摊本期的价差。年度终了,应核实和调整商品的购销差额。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进销差价。在销售商品或货物的过程中,客户补足差价时,可通过原材料账户或存货账户进行核算。相关会计分录怎么做?
客户补差价录入的处理
收到产品所弥补的差额,应计入“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科目,冲减存货成本。
借方: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贷款:原材料(或库存商品)
产品补偿支付的差价应计入“销售费用”或“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冲减存货成本。
借方:销售费用(或主营业务收入)
贷款: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物资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产品质量保证预计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门设立的销售机构的人员工资、业务费、折旧费等营业费用。
原料是什么?
原材料是指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原材料、主材和外购半成品、辅助材料。原材料具体包括原材料及主料、辅料、外购半成品(外协件)、修理用备件(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华图教育
以上都是客户补差价的会计分录。更多消息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这篇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