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以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但也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长期股权投资一般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下面是小编关于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师分录,的介绍。我们来了解一下。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1.采用成本法核算时,会计分录如下:
1、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息(已宣布但尚未支付的现金股息或利润)
贷款:银行存款
2.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支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申报时:
借方:应收股利
贷款:投资收益
发布时:
借方:银行存款
贷项:应收股利
3.处置长期股权投资
借方:银行存款(实际取得的价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按原减值准备计提)
贷款: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应收股息(尚未收到的现金股息或利润)
投资收益(取决于差额,可能在借方)
二。采用权益法核算,会计分录如下:
1.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当初始投资成本大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款:银行存款
当初始投资成本低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
借:33,354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
贷款: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差额)
2.持有期间的会计处理
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款: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的净损失: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布支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方: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或成本
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化: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反之亦然,分录)
3.处置长期股权投资
借方: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或借方)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或借方)
应收股息(尚未收到)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方)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款:投资收益
(反之亦然,分录)
如何理解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具体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后,通过其持有的股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者施加重大影响。与长期债权投资相比,投资风险更大。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包括两种方法:
1.成本法:适用于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适用于企业对其合营企业及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华图教育
以上就是关于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如何做会计分录的全部内容。更多消息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这篇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