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会计科目-社会组织会计科目解析
2024-08-19 08:32:32 发布丨 发布者:学乐佳 丨 阅读量:1685
内容摘要:社会组织是指在社会中自愿成员站了起来的非营利性组织,如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这些组织的会计科目与企业有所差别,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社会组织...
零基础学会计入门指南
轻松掌握热门行业全盘账务处理
立即资讯
社会组织是指在社会中自愿成员站了起来的非营利性组织,如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这些组织的会计科目与企业有所差别,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社会组织会计科目的相关知识。
1. 会计科目的分类
社会组织的会计科目可以不分为资产、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五大类。其中,资产和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和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除开基金、捐赠等,收入和捐赠收入、政府补助等,费用和管理费用、宣传费用等。2. 资产类会计科目
资产类会计科目和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是社会组织最常见的资产,应收账款和预付款项是指组织通知的但尚未实现程序的收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指内部长期持有的资产。3. 负债类会计科目
负债类会计科目除开应付账款、预收款项、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其中,应付账款和预收款项是指组织后尚未直接支付或收到消息的费用,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是指组织向银行等机构借款的资金。4. 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
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包括基金、捐赠等。其中,基金是指组织主要是用于某个特定用途的资金,捐助是指组织通知的捐赠款项。5. 收入类会计科目
收入类会计科目包括捐赠收入、政府补助等。其中,捐赠收入是指组织通知的捐赠款项,政府补助是指组织从政府获得的资金支持。6. 费用类会计科目
费用类会计科目包括管理费用、宣传费用等。其中,管理费用是指组织为管理和运营所支出的费用,宣传费用是指组织为广告宣传和推广所支出的费用。7. 会计科目的设置
社会组织的会计科目设置应据组织的性质、规模和经济活动的特点并且合理系统设置。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应尽量科目的分类、编号、名称和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要求。8. 会计科目的使用
社会组织在建议使用会计科目时,应遵循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参与你的操作。在日常会计处理中,应注意凭证的填制、账簿的记载、报表的编制等方面的及时性和准确性。9. 会计科目的监督
社会组织的会计科目可以使用应被监督。监督机构可以是财政部门、审计机构等。社会组织应不定期检查进行会计审计,切实保障会计科目的准确性和规范度。10. 会计科目的意义
会计科目是社会组织会计工作的基础,是具体地组织财务状况和经济活动的有用工具。合理设置中和可以使用会计科目,是可以为组织的管理和决策能提供清楚的财务信息。社会组织的会计科目是参与会计工作的基础,对此组织的管理和决策本身重要意义。在不使用会计科目时,应注意一点科目的设置、使用和监督,切实保障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在线答疑
3-15分钟获得专业老师快速解答




当前16位老师在线

- 5分钟前学员提问:学会计的基本条件和学历要求?
- 8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培训班要多少钱一般要学多久
- 9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实操培训班大概多少钱
热门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