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计算公式
[指南]:个人所得税税后收入的逆计算公式。如果同志的税后工资为每月10,000元,则在计算其个人所得税时,需要将其反算为税前收入。收入用作计算应纳税地点的基础...
个人所得税税后收入的逆计算公式
如果同志的税后工资为每月10000元,在计算其个人所得税时,需要将其转为税前收入,并根据税前收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但是在这个计算过程中,税后收入是否包括个人承担的“三险一金”?其中包括基本的社会保障,基本的医疗和失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税收倒置的公式:
例如,根据国税发〔1994〕89号,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人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应将纳税人的非应纳税所得额转换为应纳税所得额,用于计算和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1、应税收入=(不包括税收收入费用扣除标准-快速计算扣除)&pide; (1-税率)
2、应税金额=应税收入×适用的税率快速计算扣除额
上述内容不包括税收,不包括个人承担的“三险一金”?指通常可以在税前扣除的“三险一金”,即符合财税[2006] 10号文件规定的扣除标准。像编辑器一样,很容易一次把所有的东西弄糊涂。
我们可以这样分析,以上公式计算的是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不包括“三险一金”,也不包括3500元的扣除标准(临时扣除各种费用),那么我们可以初步理解这个公式:个人承担的“三险一房”,但包含了成本扣除标准。
例如:张三与公司协商的月税后工资为10000元,符合税前扣除标准的“三险一金”为2000元,则使用公式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此时相应的税率为20%,快速扣除额为555元:
应纳税所得额=(8000-3500-555)/(1-20%)= 4931.25元,即税额为4931.25 * 20%-555 = 431.25元。然后我们用这种方法计算,公司给的金额是10000 + 431.25 = 10431.25元。
让我们从实证计算的角度进行验证,即10431.25-2000-3500 = 4931.25元,以上计算结果为税金431.25元,个人工资为10431.25-431.25-2000 = 8000元。因此,该公式中的免税收入实际上更加清楚,它不包括税款,也不包括个人承担的“三险一金”的税前扣除额。至于付款标准,取决于您的付款方式。






- 5分钟前学员提问:学会计的基本条件和学历要求?
- 8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培训班要多少钱一般要学多久
- 9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实操培训班大概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