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会计课程 授课老师 会计实操 会计考证 名师解答 会计资讯 关于我们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区别

2020-11-01 11:30:00深圳会计培训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区别

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非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的主要缺陷;财务报表审计是检查财务报表是否符合所有主要方面。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准备并发布审计意见。尽管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有许多共同点,但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重点是审计“结果”,而内部控制审计是为了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报表质量。审核着重于审核的“过程”。审计意见的对象不同,这使得两者之间有所不同,例如:

(一)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的目的不同

在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中,两个注册会计师都需要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并且都可能涉及测试相关内部控制操作的有效性,但是两者的目的是不同的。 CPA理解并测试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以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误陈述的风险,并基于此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获取和验证财务报表是否符合所有主要方面。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相关的审计证据以支持财务报表上发表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理解并测试内部控制,以表达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意见。

(二)测试内部控制操作有效性的不同范围要求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可以选择采用实质性计划或综合计划,以评估所确定水平上重大错报的风险。如果采用实质性计划,则注册会计师无需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如果采用了全面计划,则注册会计师将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结合使用,因此需要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办法》的有关规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设计并实施控制措施。有效执行相关控制措施以获取足够和适当的审核证据:

(1)当在确定的水平上评估重大错误陈述的风险时,预期的控制操作是有效的(也就是说,CPA在确定控制对象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打算依靠控制操作的有效性实质性程序);

(2)仅执行实质性程序不能提供充分和适当的审核证据。

换句话说,如果不存在上述两个条件,则注册会计师可能不会对某些甚至所有决定进行内部控制运作有效性的测试。

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获得有关所有重要账目的控制设计和操作的有效性以及提出的每项相关决定的审计证据,以便对内部控制的整体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三)内部控制测试期的要求不同

首先,在财务报表的审计中,鉴于在确定的评估水平存在重大错报的风险,如果注册会计师选择全面的计划,则有必要获取审计证据以证明内部控制正在运行在整个计划的信托期内有效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如果在基准日对注册会计师就内部控制运作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则仅需在内部审计机构内部获取有关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即可。在基准日期之前有足够长的时间段(可能比整个审计周期短)。

第二,尽管注册会计师可以在连续审核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考虑他们在以前的审计中学到的知识和测试的内容,但是注册会计师不得使用第1231号标准-应对重大错误陈述风险的应对措施。本标准第14条中提到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对照测试”方法应在每次年度审核中进行测试。 (除了在特定条件下用于控制自动化应用程序的采用基线的比较策略之外。)

(四)对控制缺陷的不同评估和沟通要求

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评估识别出的内部控制缺陷是否构成一般缺陷,重要缺陷或重大缺陷。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必须确定已识别出的内部控制缺陷本身或与其他缺陷一起构成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相应地,两者的通信要求是不同的。在财务报表审计中:

1。注册会计师应及时将值得注意的内部控制缺陷通知管理团队。可以根据注册会计师考虑治理团队履行监督职责的需要来确定发送书面沟通文件的时间(对于上市实体,管理团队可能需要批准从注册会计师那里收到沟通文件。在财务报表之前;对于其他实体,注册会计师可以在以后发送书面沟通文件,但必须满足完成最终审计文件的备案要求。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正准备参加

广州会计培训

, 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

惠州会计培训

东莞会计培训

深圳会计培训考试

、 相关知识记得关注学乐佳会计培训官网。最后祝愿小伙伴们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