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发行普通股是外部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在会计上如何处理?
附加普通股的会计分录:
借方:银行存款
贷款: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银行存款”的金额是企业发行普通股实际收到的金额,“股本”是已发行股份的面值和增发股份的数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是发行价格乘以已发行股份的数量减去股本和佣金费用后的余额。
公司发行普通股时,支付给券商等中介机构的发行佣金、手续费等费用冲减“资本公积——股权溢价”,即借记“资本公积——股权溢价”,贷记“银行存款”。
比如某上市公司发行1000万股普通股,发行价5元,股票面值1元,发行佣金20万。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借方:银行存款10005=5000。
贷款:股本10001=1000。
资本公积——,股权溢价1000(5-1)=4000。
发行佣金的支付:
借:资本公积——,股权溢价20。
贷款:银行存款20
发行普通股进行融资,会扩大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改变企业原有的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降低企业的财务杠杆(产权比率=负债所有者权益),降低财务风险。
普通股融资获得的资金属于自有资金,不需要还本付息,可以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分红。与债务融资相比,公司向普通股股东支付的现金股利不能抵扣企业所得税。因为公司将税后利润分配给股东,而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列支,冲减企业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