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是资格证书,高级会计师是职称证书。会计职称是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包括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级别越高,会计业务水平越高。注册会计师比较重视审计,是审计资格证书的一种。只有拥有签字权的人才能签署出具的审计报告。
第一,性质不同
1.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是一种审计资格证书。其实质是拥有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权和审计签字权。
2.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是会计行业的高级职称,是衡量一个人会计业务水平的标准。
第二,考虑的范围不同
1.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强调审计。
2.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强调会计。无论你是否从事会计工作,你都应该听说过“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或者“高级会计师”。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一、证书定位
一般来说,会计职称是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包括初级会计师(又称“助理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级别越高,会计业务水平越高。高级会计师分为副高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两者统称为“高级会计师”。均为会计行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为主。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会计经验,并能独立领导和组织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
注册会计师不同于高级会计师。它是一种审计资格证书,也就是说,只有拥有注册会计师证书后,你才有权利签署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更注重审计。从某种程度上说,注册会计师处于高级会计师的“下游”,即注册会计师对高级会计师领导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审计。
二、考试内容
1.考试科目
高级会计师先参加《高级会计实务》考试(为开卷考试),考试合格后,结合相关论文和著作提交评价材料,参加终评。通过考评后,即可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总的来说,高级会计师的入职门槛比较高。从全国范围来看,一般是取得中级会计师资格后的几年。
注册会计师考试准入门槛低,大专学历即可报考,不需要工作年限。考试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包括会计、审计、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只有通过专业阶段考试,才能报考综合阶段考试,通过全部考试后才能获得注册会计师证书。从考试科目来看,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较多,难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2.考试内容
从考试内容来看,高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有一些重叠,个别章节内容也差不多。如果你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会计科目的考试,这个时候申请高级会计实务就很容易了。详细对比如下:
虽然个别内容差不多,但总体来说,高级会计师更简单,侧重定性判断。实行“不离十”的制度,即前七题称为必答题,后两道称为选择题。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来回答。如果两道题都做,最高分计入总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范围更广、更细,其中会计科目侧重于处理具体的会计事项,财务成本管理科目侧重于计算
“高级会计实务论文评价=高级会计师(注:职称英语和计算机考试不再统一)”。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必须参加《高级会计实务》考试,达到国家资格线(一般为60分)者,由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给成绩合格证书,成绩有效期三年。如果你在未来三年内顺利通过评估,你将成为高级会计师,你的业绩一直有效。如果第三年没有通过测评,第四年只能再考一次,继续参加测评。个别省份,参加考试达到省级合格线(一般60分以下)的,有效期一年。特别要注意的是,取得中级会计师资格后发表的论文始终有效。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合格分数线均为60分,专业阶段考试单科有效分数线仅保留5年。连续五个年度考试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各科合格成绩的考生,授予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书。如果连续五年未通过全部六科,次年第一年通过的科目全部取消,考生需要重新报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专业阶段的考试科目全部通过后,成绩仍然有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在任意一年报考综合阶段考试。
四、发展前景
人社厅《关于深化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18〕240号提到,要完善会计制度,设置正高级职称,引领整个会计行业向良性方向发展,鼓励会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目前的会计行业比较畸形。据有关媒体统计,现阶段我国基层会计人员严重过剩,约1400-1800万人,初级会计人员相对过剩,约400万人,中级会计人员相对短缺,不到200万人,高级会计人员非常稀缺,约10万人。可见,在会计职称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级会计师的发展前景是好的。
2019年你准备好做下一任高级会计师了吗?
2019年高级会计职称新课程已经开启!基于多年的成功辅导经验,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高级会计师考试的规律、重点和难点,融合先进的教学理念,网校新推出了多门2019高级会计师职称考试评卷个性化辅导课。每个辅导班都是为考生精心设计的,满足不同类型考生的需求,考试的通过更有保障。
本文为学校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学校。
推荐阅读:
论文题目,高级会计,让学校陪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