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聚焦数字乡村整体振兴
目前,现代农业已经进入智能农业阶段,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中国农业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
—— 天津农学院陈长喜,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目前“三农”的关注点已经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振兴,推动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变革。
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数字化赋能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对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新变化经济和农业新零工经济将成为数字乡村https://www.zhucesz.com/时代城乡要素流动的新模式
农村基层治理包括社区治理和农村社会治理,涵盖村民自治、土地整理、经济发展、社会保障、自然灾害、生态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卫生、民生问题、教育问题、养老问题等几十个方面。存在村民外出导致治理主体严重不足、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叠加背景下政策目标需要平衡、信息时代负面舆论快速蔓延等诸多问题。
数字分类处理是解决农村基层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对农村基层治理进行横向分类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手段科学明确地提出了纵向上农村基层治理的长期和短期目标。根据基层治理的特点,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分为民生型、冲突型、安全型和政治型。根据出现的频率,可分为日常型、周期性型和偶发型。按优先程度可分为高、中、低三种;根据安排是否可以分阶段量化,分为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数字化治理方式和方法。对于包含各种民生问题的日常基层治理工作,应采取激进措施,从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政府数字化服务水平、优化人民数字化生活环境等方面入手。对于农村村级两委换届等周期性的基层治理工作,换届前要利用数字化手段摸清情况,逐村排查,防患于未然,通过大数据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减少换届产生的矛盾、冲突和不稳定因素。对于各类生产安全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易发问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做规范的预案流程,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按照预案流程及时处理,流程要紧急数字化传输。
天津日报
豁免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不得用于商业目的。本文所有的网络及设计、音频、文件等知识均归权利人所有,企名网全媒体矩阵不享有与之相关的任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