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坏账损失的确认条件是什么?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会计人员需要清楚如何对坏账进行会计处理。目前,根据企业采用的会计制度的不同,主要有三种会计处理方法: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讨论一下会计坏账损失的确认条件?不妨参考下面一两个,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应收账款出现坏账是常有的事。会计人员需要清楚如何对坏账进行会计处理。目前,根据企业采用的不同会计制度,主要有三种会计处理方法:
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应用指南,作为一项资产,应收款项减值准备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因此,企业发生的坏账准备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而不是“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会计分录如下:
借方:信用减值损失
贷款:坏账准备
当确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并经企业主管部门批准核销时,应按批准的核销金额作如下分录:
借方: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如果核销金额大于应计损失准备,则根据差额作如下分录:
借方:信用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坏账损失的处理比较简单,采用直接核销法。小准则要求对扣除可收回金额后确认不可收回的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作为坏账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同时冲减相应的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贷项:应收账款或预付款。
三、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会计人员在期末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应单独核算。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收账款应按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反映。也就是说,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只能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企业提取坏账准备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
贷款:坏账准备
本期计提的坏账准备=根据应收账款本期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本科目的贷方余额
如果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为负,则做相反的分录,即:
借方:坏账准备
贷款:管理费
对于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经批准后可以核销,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条目如下所示:
借方:坏账准备
贷款:应收账款等。
已经核销并收回的坏账,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
借方:应收账款等。
贷款:坏账准备
同时,用同样的数量,
借方:银行存款
贷款:应收账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