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会计及常见会计分录
建筑物的财务和相关业务流程
一、现金的核算6月2日,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0元,用于日常零星支出。
会计分录应包括:
借:手头现金10000
2000年6月4日,该企业购买了一批办公用品,共计960元,支付现金。
应该是:
借:管理费960
借款:库存现金9600年6月5日,企业处理一批废旧物资,今日收到1200元。
TOC o '1-5' h z借方:库存现金1200。
贷款:其他业务收入2006年8月8日,企业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10000元送银行。
借:银行存款10000
贷:核算库存现金10,000的库存现金。
1.某建筑企业清点库存现金后,发现账实不符,800元现金出现短缺。经核实,认定200元为收银员事故责任,应由个人赔偿;目前无法查明原因,批准转卖。
(1)在查明短缺原因之前: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溢余800800
待处理流动资产的损失和溢余800
八百
找出库存现金短缺的原因后(2):
对于在外地采购的材料,采用“商业汇票”等结算方式,供应商的发票和结算凭证先到,已承诺付款或已开具商业汇票承兑,但材料较晚到达。
6月10日,企业收到国外建材公司的发票、预付运费等单据。原木进价65520元,预付运费3900元,经核实无误,并开具商业承兑汇票一张。
借:在途材料——主材料(日志)69420
贷:应付票据-商业承兑汇票(建材公司)69420。材料已经验收入库,发票账单还没到,货款还没付。
付款和收款不在同一个月,先收款后付款。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购入材料的价值不确定,交易尚未正式达成,所以平时收到材料时只登记明细账,暂不进行总账核算。等到发票账单到账并付款后,再进行相关账务处理。如果月底还没有收到发票账单,可以按照同类材料的价格、合同价、计划价进行暂估和入账;下个月初,用红字做同样的会计分录,一笔勾销;下月收到付款发票和账单或开具承兑商业汇票后,按正常的物资采购程序进行账务处理。
6月20日,该企业从兴发砖厂购买了一批红砖并入库。月底发票账单还没到。按照最后一次购买红砖的实际成本36500元进行估算和记录。
借:原材料——主料(红砖)36500
贷:应付账款-应付购货款(兴发砖厂)下月初36500,用红字做同样记录待冲回)。
借:原材料——主料(红砖)36500
贷:应付账款——应付购货款(兴发砖厂)36500。验收和入库过程中发现的原材料短缺或损坏的处理。
施工企业采购的材料在验收入库时,如发现短缺或损坏,应根据损失材料的价格和应承担的增值税、运杂费,区别不同情况,作如下处理:
(1)合理的在途损耗(限额内损耗)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相应增加入库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不另作账务处理。
(2)如果短缺是由于供应商的事故造成的,应根据货款是否已经支付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在货款尚未支付的情况下,应根据短缺数量和发票单价计算拒付金额(如果有预付运费和m
(四)属于非常途损和原因尚未查明的途损。在查明原因前,应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查明原因后再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应由供应商、运输部门、保险公司等过失赔偿的损失,通过“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核算;因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扣除物资价值和过失人及保险公司赔偿后的净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其他不能收回的损失,经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6月22日,该企业从钢厂购进圆钢20吨,每吨2574元,代付运杂费1200元。本月25日到货,验收入库时发现少了2吨。
(1)如果在付款承兑期限内短缺2吨,填写部分拒付的原因,并通知银行拒付部分货款。当银行同意拒绝付款并退回“部分拒绝理由”收据时:
借:原材料——主材(圆钢)47412。
TOC o '1-5' h z贷款:银行存款47412
(2)如果圆钢,短缺2吨,付款已经支付,这是供应商的责任。根据相关文件:
借:原材料——主材(圆钢)47412。
应付账款-应付购货款(钢厂)5268
贷款:在途材料-钢厂52680
(3)如果在运输途中丢失了不足2吨的圆钢,应由运输部门赔偿。根据相关文件:借:原材料——主要材料(圆钢)47412。
其他应收款——运输部5268
贷款:在途材料-钢厂52680
(4)如果短缺是由运输途中的事故造成的,在批准之前,根据有关文件:
借:原材料——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