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旧费会计分录案例分析,折旧费用的会计分录案例研究
折旧费会计分录案例分析
折旧费是指一种经常性费用,用于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年限、使用和技术等原因而损耗或贬值的金额。在会计上,折旧费用需要通过会计分录来记录。
一般来说,折旧费用会计分录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累计折旧两个方面:
1.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固定资产按照一定的折旧方法,根据其有效使用寿命期间的分配而计提的费用。通常,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会以年度为单位进行分摊。
例如,公司购买一台机器设备,总共花费10万美元,在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直线折旧法。每年折旧费用为10万美元除以5年,即2万美元。
2. 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分录中,将计提的折旧费用累计起来,用于反映固定资产已经减值的金额。累计折旧是一个累计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
以上述机器设备为例,每年计提的2万美元折旧费用会加到累计折旧账户中。经过3年,累计折旧账户将会记录有6万美元的累计折旧金额。
案例回答
假设某公司购买了一批机器设备,总共花费100万人民币,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采用直线折旧法,每年折旧费用为10万人民币。
根据以上情况,会计分录如下:
1. 记账会计分录:
固定资产(机器设备)账户 借 100万元
应付账款(或现金)账户 贷 100万元
2. 记账会计分录(每年折旧费计提):
折旧费用账户 借 10万元
累计折旧(机器设备)账户 贷 10万元
通过以上的会计分录,公司可以准确记录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并将其计入损益表中,反映资产价值的减值。






- 5分钟前学员提问:学会计的基本条件和学历要求?
- 8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培训班要多少钱一般要学多久
- 9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实操培训班大概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