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核算预收账款时,通常设置“银行存款”、“预收账款”等会计科目。如何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预收账款的会计分录
1.收到预付款时:
借方:银行存款
贷项:预收账款
2.企业分期确认相关收入时:
借:预收账款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3.当企业收到客户的补充付款时: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项:预收账款
4.退回客户多付的款项时:
借:预收账款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预收账款是什么?
预付货款是指企业预先从买方收到的购货定金或部分货款。预付款是买方根据买卖双方的协议或合同,提前向供应商支付部分(或全部)货款而产生的一种负债,这种负债要用以后的货物或服务来支付。企业收到款项时,商品或劳务的销售合同尚未履行,因此不能作为收入入账,只能确认为一项负债,即记入“预收账款”科目。
企业按照合同提供商品或劳务后,将根据合同的履行情况,逐步将未实现收益转为已实现收益,即借记“预收账款”科目,贷记相关收益科目。根据余额性质,应收账款的借方分类为应收账款的借方,应收账款的贷方分类为应收账款的贷方。
什么是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在会计上,银行存款属于资产。最后的余额在借方。在会计分录中,借方意味着增加,贷方意味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