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货跌价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存货,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较低库存计量原则
1.可变现净值的确认
由于存货的最终核算采用存货的历史成本或可变现净值计量的原则,可变现净值的确认直接影响到存货是否计提以及计提多少减值准备。根据存货的功能,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有三种方式:
(1)直接用于销售的存货(商品和产成品)
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
用于进一步加工的库存(原材料)。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该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预计售价-预计完工成本-该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
在产品的可变现净值
在制品的可变现净值=在制品生产的产成品的预计售价-预计完工成本-在制品生产的产成品的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
2、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存货跌价准备
经过合理评估,发现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时,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提取存货跌价准备有三种方法:
(1)对单一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企业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即把一批产品、一个规格的产品或一个品牌的商品作为一个存货项目,进行成本核算。
按存货类别计提折旧。鉴于单价低,库存大,企业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即以商品的总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总额相比较,取各存货类别中较低者确定存货的期末价值。
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主要用于多种存货,最终用途一致,不可分割。
3.“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
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成本-存货可变现净值
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
贷款:存货跌价准备
.案例
2021年末,A公司库存产品1000件,单位成本为10000元,产品A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0000元。预计运输杂费等销售税平均10000元,未签订不可撤销销售合同。请输入产品A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100万。
贷款:存货折旧100万。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结转分录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涉及两个科目:存货跌价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其中“资产减值损失”年末无余额,需要全额结转至“本年利润”;“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可以有余额,它跟随着存货的出售,冲减“营业成本”。条目如下所示:
1.资产减值损失在年末结转。
借方:本年利润
贷款:资产减值损失
注:如果资产减值损失余额在贷方,作相反的分录。
2.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借方:主营业务收入
存货折旧准备金
贷款:库存商品
3.案例(上接案例1)
21年末结转的资产减值损失(假设无其他资产减值损失)
借:今年利润100万。
贷:资产减值损失100万。
注:税法不承认资产减值损失,需要增加所得税。会计和税法的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如果2012年3月销售了500件产品A,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450万元。
库存折旧资源
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如果导致前期存货价值减记的因素在本期已经消失,并且已计提折旧的存货价值在以后又被收回,则增加的金额应当在原存货跌价准备内收回。(白话版:减值准备的转回不能超过存货修改计提的减值准备余额,也就是说已经结转的减值准备不能转回)
1.退回条目
借方:存货跌价准备
贷款:资产减值损失
2.案例(续)
在2022年的资产负债表日,产品A仍有500件存货,市价已升至10,000件。预计运输杂费等销售税平均每台10000元。列出A公司产品A冲销的存货跌价准备.
:产品A的售价减去销售成本高于存货成本,因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可以全额转回。由于产品销售时已转出存货跌价准备500,000,故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500,000 (100-50)。
借: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
贷款:资产减值损失50万元。
库存折旧准备金的冲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