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则:
1.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或其他相关资产成本(如与产品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相关产成品成本),扣除被置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2.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
1.资本化后续支出
1.可资本化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账面价值)
2.装修等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由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按照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3.企业发生的一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能涉及对原有固定资产的一部分进行置换。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并扣除被置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借:营业外支出
贷款:在建工程。
4.企业在固定资产定期检查中发生的大修理费用:
(1)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或其他相关资产的成本。
(2)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3)固定资产应按定期大修的时间间隔计提折旧。
二是后续支出成本
1.修理费用等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后续费用,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2.具体处理原则
(1)除与生产加工存货有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按确定存货成本的原则处理外,企业专门设立的行政管理部门和销售机构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费用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2)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一般会计分录如下:
借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款:原材料/应付员工工资/银行存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