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时
借:在建工程在安装的设备41000(40000 600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6800。
贷款:银行47800元。
安装过程中,材料消耗3000元,人工2000元。
借: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3000。
贷款:原材料3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进项税)510。
借: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2000。
贷款:应付员工:2000。
验收后
借方:固定资产4.6万元
贷款:在建4.6万。
0 1 2 3 4年
年现金投入-40000 -3500 -3500 -3500-3500。
年收入为015001500150020000。
年现金流-40000 11500 11500 11500 11500 16500。
净现金流=5000(p/f,5,4) 11500 (P/A,5,4)-40000=4891.940,可见该方案是可行的。
扩展数据
年度净现金流量
年度现金流量净额是现金流量表中的一个指标,是指一定期间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收入)减去流出(支出)的余额(净收入或净支出),反映当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或净减少。
某一年的现金流量=该年的现金流入-该年的现金流出。
其中包括:
(一)现金流入量的估算
营业收入应根据项目运营期相关产品的预计单价和预计销售量进行估算。结束时回收的流动性等于每年预付的流动性投资总额。
(二)现金流出量的估算
固定资产原值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之和。
营运资本投资的估算可根据以下公式进行:
经营期内某一年对营运资金的需求=该年对流动资产的需求-该年对流动负债的需求。
本年流动性增加=本年流动性需求-去年末流动性占用。
运营成本的估算应根据以下公式进行:
一年营业成本=一年总成本-一年折旧额-一年摊销额-一年利息费用。
(3)估算现金流量时应注意的问题。
估算现金流量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1)必须考虑现金流量的增量;
(2)充分利用现有的会计利润数据;
(3)不能考虑沉没成本因素;
(4)充分重视机会成本;
(5)考虑项目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影响。
现金流分为以下三类: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是指企业除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一切交易和事项,包括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经营租赁、购买商品、接受服务、制造产品、广告、推销产品、纳税等。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以及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和处置活动,包括取得或收回权益性证券的投资、购买或收回债券的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购建和处置。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和贷款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包括吸收权益资本、资本溢价、发行债券、借入资金、支付股利、偿还债务等。
1.购买设备的成本=价格40
000运费和杂费500=40
500元。一般纳税人取得购买设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增值税时间项目税可以抵扣,不计入设备成本。
2.如果设备购买后不需要安装,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40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八百
贷:银行存款
47
300
3.如果需要安装,应首先记录为“在建工程”。(上述分录中的借方“固定资产”改为“在建工程”)
不影响。
资产和实收资本同时增加:固定资产贷款4万:实收资本4万。
会计等式):是揭示会计要素之间内在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也称为会计等式或会计恒等式。会计等式
它是反映会计核算中各种会计要素经济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即数量关系,又称会计等式、会计平衡公式、会计恒等式。它是各会计主体设置复式账户、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
会计等式表明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复式、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各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第二种。通货膨胀加存款利率,第二种更划算
对于不需要安装的外购设备,入账成本为:买价、运费、保险费、包装费等。
这个问题40000 1200 600=41800。
(新会计准则中,自2009年1月1日起,用于生产的固定资产进项税可以抵扣,因此不计入成本。)
预订价值=400001002700=43700。
采用平均年限法每年计提折旧=(43700-(2200-200))/5=8340。
年数总和法:
第一年折旧=41700*5/15=13900。
第二年折旧=41700*4/15=11120。
第三年折旧=41700*3/15=8340。
第四年折旧=41700*2/15=5560。
第五年折旧=41700*1/15=2780。
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一年折旧=43700*2/5=17480。
第二年折旧=(43700-17480)*2/5=10488。
第三年折旧=(43700-17480-10488)* 2/5=6292.8。
第四-第五年折旧=(41700-17480-10488-6292.8)/2=3719.6。
据我了解。
1、机会成本是更换旧设备的成本40000。
2.如果能卖出去,机会成本是40000-28000=12000。
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从事一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在利用某种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放弃另一项收入的机会。另一项业务活动的收入或收益是所从事的业务活动的机会成本。企业应选择实际收益大于机会成本的经营项目,以配置有限的资源。
“机会成本”在西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概念而言,一些国家对机会成本的定义并不复杂,最常用的概念是“生产者将同样的生产要素用于其他生产目的所能获得的最高收益”。[2]。
对于商业公司来说,机会成本可以是当一定量的时间或资源被用来生产一种商品,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替代品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
生活中,有些机会成本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比如农民拿到更多的土地,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是放弃养鸡的收益。但是,有些机会成本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比如,在图馆看和学之间选择,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
机会成本一般是指做出选择后最大的损失之一。机会成本会随着支付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当放弃的选项的偏好或价值发生变化时,获得的价值不会改变机会成本。
而如果放弃选择价值最高的选项(),机会成本将为。在做选择的时候,要选择价值最高的选项(机会成本最低的选项),放弃机会成本最高的选项,也就是越亏越聪明。
机会成本和资金成本是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基础。
资金成本是获得资金使用权所付出的成本。项目投资后的利润必须能够补偿资金成本,才能盈利。所以基准收益率至少不能低于资金成本,否则无利可图。投资的机会成本是指投资者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拟建项目以外的投资机会所能获得的收益。
资本成本包括两部分:筹资成本和资本占用成本。筹资费用是指在筹资过程中支付的各种费用,如发行股票、债券支付的印刷费、手续费、公证费、担保费、广告费等。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发行股票、债券时,支付给发行公司的手续费不作为企业的募集费用。因为这笔费用没有经过企业会计处理,所以企业按照发行价格扣除发行费后的净额入账。资金占用费是指占用他人资金应当支付的费用,或者是资金所有人凭借其资金所有权向资金使用人索取的报酬。如股息、红利、债券和银行贷款支付的利息。
1、折旧公式采用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40000-2000)/5。
=7600(元)
月折旧=年折旧/12
=7600/12
=633.33(元)
每月的分录是:借方:制造费用。
633.33元
贷项:累计折旧
633.33元
2.寿命平均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各期相等,所以第二年的折旧与第一年相等,即年折旧7600元。
资产和实收资本同时增加
借:固定资产4万元
贷款:实收资本4万元。
全国阀门维修人员信息网,阀门企业
http://www.tjisg.com/article/96e60bac0d8ebf5c83797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