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可以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分录概念并不熟悉,相关问题更是凤毛麟角!下面以举例的方式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示例:
甲公司于2006年12月20日购入一台价值52万元(含增值税进项税)的设备。在考虑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公司预计设备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7年至2011年,公司折旧前税前利润为11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这一会计政策符合税法的要求。2009年12月31日,公司发现设备发生减值,可收回金额为10万元。假设全过程未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设备在2009年12月31日前未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重新估计的净残值仍为2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不变。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假设每年提供固定资产折旧。
(1)账面价值=资产原值-累计折旧-累计减值准备,如2009年账面价值为3,336,052-10 3-12=100,000元;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之和与原值相差2万元。
是残值。在这种情况下,残值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该资产的账面价值时,为纳税目的在未来将流入企业的任何应纳税经济利益的金额。比如2009年的税基是:52-103=22万元。
本案中,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年折旧额为10万元[(52-2)5],两年累计折旧额为20万元。其年度会计分录为3.336亿元。
借:用于制造费用等。100,000.
贷款:的累计折旧为100,000
如果没有其他税务调整,近两年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税务会计,都以10万元的跌价准备作为利润的抵扣,会计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没有区别。
应计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是:
借:所得税330 000
贷款: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30 000。
关于可以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分录就说这么多了。如有其他问题,请添加老师或扫描屏幕下方二维码。欢迎大家继续留言。更多国税信息,请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