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料采购到利润会计分录,供应链到财务:原材料采购与利润会计流程
原料采购
原料采购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和一些辅助材料而进行的采购活动。在原料采购过程中,企业需要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签订采购合同,并最终将原材料送至生产现场。
进货凭证
进货凭证是企业在采购原料过程中所生成的一种会计凭证。该凭证记录了采购原料的基本信息,如供应商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进货凭证通常以纸质或电子方式存在,并在采购完成后由相关人员进行核对和存档。
库存成本计算
库存成本计算是企业根据进货凭证、实际库存情况以及其他相关成本信息,计算出每个期间的库存成本。常见的库存成本计算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FIFO)、后进先出法(LIFO)和加权平均法。
杂费分摊
杂费指的是除了原料采购成本以外的其他费用,如运输费、关税等。企业在采购原料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些额外的杂费。为了正确计算原料的总成本,企业需要将这些杂费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到每个采购的原料上。
利润会计分录
利润会计分录是企业将销售收入和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和记账的过程。在利润会计分录中,企业需要将销售收入、原料采购成本、其他成本(如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进行相应的借贷记账,以计算出每个期间的利润。
示例
以制造企业为例,假设一家企业在某个月份采购了2000单位的原料A,单价为10元;采购了3000单位的原料B,单价为20元。假设运输费用为200元,关税为100元。假设企业以每单位的销售价格为30元销售了4000单位的产品。
1. 原料采购:
原料A采购:借-原料A库存 20000元,贷-应付账款 20000元
原料B采购:借-原料B库存 60000元,贷-应付账款 60000元
2. 进货凭证:
进货A凭证:借-原料A库存 20000元,贷-应付账款 20000元
进货B凭证:借-原料B库存 60000元,贷-应付账款 60000元
3. 库存成本计算:
原料A库存成本:2000 * 10 = 20000元
原料B库存成本:3000 * 20 = 60000元
4. 杂费分摊:
杂费总额:200元 + 100元 = 300元
原料A杂费分摊:2000 / (2000 + 3000) * 300 = 100元
原料B杂费分摊:3000 / (2000 + 3000) * 300 = 200元
5. 利润会计分录:
销售收入:借-应收账款 120000元,贷-销售收入 120000元
原料采购成本:借-原料A库存 20100元,借-原料B库存 60200元,贷-原材料采购成本 80300元
其他成本:借-杂费分摊 300元,贷-其他费用 300元
以上是对从原料采购到利润会计分录的详细说明,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示例。实际情况中,会计处理可能会因企业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





- 5分钟前学员提问:学会计的基本条件和学历要求?
- 8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培训班要多少钱一般要学多久
- 9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实操培训班大概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