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自贸区更多的优惠政策让外贸出口企业越来越有优势。在财税分享会上,一位团队成员提出,公司既有内销业务,也有出口业务。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首先,外贸企业需要做的是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两个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即“应交增值税(出口)”和“应交增值税(内销)”。分别核算出口商品和内销商品的应交增值税明细。
【例】2018年3月,某贸易公司从香港进口一批200件货物,货款折合人民币10000元,向海关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货款1700元。货物进入保税仓库,3月直接出口100件,内销100件,出口FOB价1000美元,国内价税合计7000元,汇率6.5。假设商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7。
1)购买商品时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出口商品10000
应交税金——应加增值税(出口)——进项税额1700。
贷:应付账款11700
2)国内销售的会计分录
借方:应收账款7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内销)——销项税额1017.09
主营业务收入——国内销售收入5982.91
3)出口时的会计分录
借方:应收账款6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6500。
4)根据外贸企业开具的出口退税单,将进项税发票分成单独的联次。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内销)85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进项税额转出850。
5)转移库存商品。
借:库存商品——国内商品5000
贷:库存商品——出口商品5000
6)结转出口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成本5000。
贷:库存商品——出口商品5000
7)结转国内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国内销售成本5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国货5000。
8)提取退税金额
借方: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650(5000*13)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650
9)出口货物退税差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成本200(850-65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进项税额转出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