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
1.每月5000元生活费如何申报扣除私企个人所得税?2、内部退休收入与月工资合并计算。生活费怎么扣?3.从工资表中扣除生活费明细会计分录。4.如何扣除生育津贴和工资?5.单位可以从员工工资中扣除哪些费用?6.私企个人所得税扣除多少个人所得税?只有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时候,每个月才能扣5000,一年60000。申报时只需输入应付工资、三险一金,自动扣除5000元。
关于是否与工资合并,是否扣除学生费用,老师这里有相关总结。请参考。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如果您还有问题,请继续提问:
对于年度一次性奖金的计算方法,月工资收入大于(或等于)3500元的,不与工资合并,不需要扣除生活费。
低价买房,在计算个人所得税上类似于一次性年终奖,即把少交的差额除以12,用其商确定税率,计算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当月取得工资收入的,不与工资合并。
内部退休一次性补偿:个人所得税结合工资薪金计算,需要扣除生活费。
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赔偿:工资和薪水不合并,需要扣除生活费。
如果遣散费不与当月工资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还要扣除生活费。
股票行权时,员工行权时:不会与工资薪金合并,也不需要扣除生活费。
高管的股票期权和行权前转让与当月工资合并,股票期权与普通员工一样纳税,但高管的股票期权收入可以分期纳税(期限不超过6个月)。
提前退休:不与工资薪金结合,但计算时需要扣除生活费。
个人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的月平均分摊额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税公式:
应纳税额={[(补贴收入中一次性提前退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提前退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数。
生活费从员工每月工资中扣除的,应借记员工应付工资,贷记其他应收款。
从员工月薪中扣除罚款的会计处理涉及三项业务,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核算。
一、罚款的性质和会计处理
罚款需要明确以便于录入,无论是员工承担的费用还是罚款的考核。扣除前应记录,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
贷款:管理费用(员工造成的损失应由个人承担)
贷款:营业外收入(不涉及费用的违纪罚款)
第二,工资入账。
需要明确的是,工资应根据应付工资借记相关成本费用科目,形成负债,贷记应付职工薪酬。
3.扣除
扣除罚款直接冲减第一步形成的应付职工薪酬和其他应收款,因此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其他应收款。
第四,支付工资
应付款项是记入账户时的应付工资。扣除罚款后,应付款余额减少,最终应与已发工资一致。支付时,直接按支付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至此,扣薪扣罚业务已经完成。
公司需要补发生育津贴,以扣除带薪单位实际发放的工资。第一,要明确产假期间你如何支付工资,是全额支付还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产假期间支付的工资按职工实际产假天数计算。如果你的公司在产假期间已经足额发放了工资,那么在发放生育津贴的时候可以扣除产假期间的98天工资,但是基数是按照98天计算的,生育津贴的金额按照社保转入你的公司账户。至于产假结束后再休假的情况,每个单位都不一样。个别福利单位的孕妇虽然休息,但会支付80以上的工资。如果你单位算事假,休息期间不发工资。福利单位给工资的具体操作可能是先发工资,再从剩余的生育津贴中扣除。
用人单位确实有权扣工资。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克扣劳动者工资:
1.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由劳动者承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要求扣缴的抚养费、赡养费;等一下。其他扣款都是违法的。
[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5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扣缴劳动者工资:
1.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由劳动者承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要求扣缴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HNA会计教育为您解答:个人所得税是在个人所得税征管过程中,调整税务机关与自然人(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社会关系的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有全面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人仅就其在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下列个人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报酬收入;
6.版税收入;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产租赁收入;
9产转让所得;
X.偶然收入;
十一、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收入。
工资薪金所得:
每个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按照个人工资薪金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月收入扣除应由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等免税项目后,再扣除允许扣除费用3500元(外国人4800元)后的余额。
公式: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工资-个人缴纳五险一金-个人所得税扣除3500元*税率-速算扣除;
例:已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5800元-个人缴纳五险一金金额1044元-个人所得税抵扣金额3500元*税率3-速算抵扣金额0元=37.68元。
附件: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适用于工资、薪金所得)
系列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
1.每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为0;
2.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快扣105元;
3.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快速扣555元;
4.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1005元;
5.月应纳税额超过3.5万元至5.5万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2755元;
6.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至80 ,
7.月应纳税额超过8万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13505元。
注:本表所称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月收入减除费用3000元(外国人为4800元)或者依照本法规定减除费用后的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