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公司融资时可以发行股票,但有时因业务需要或其他原因需要回购股票。股票回购的会计处理应该如何进行?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详细。
股票回购的会计分录如下:
1.当企业回购自己的股份时:
借方:库存股票(根据实际支付的金额)
贷款:银行存款
2.当企业注销其股票时:
借:股本(回购股份对应的股本面值)
资本公积——股权溢价(差额)
功能过剩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库藏股(注销库藏股的账面金额)
企业回购注销本企业股份时,应当根据股份的面值和注销股份的数量,计算股份的总面值,通过“库藏股”、“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等科目进行核算。
“库藏股”核算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的本公司股份数额。
股票回购的动机主要包括:
1.现金分红替代:公司有盈余资金时,通过回购股东持有的股份向股东分配现金。
2.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将提高公司的财务杠杆。
3.传递公司信息: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会认为股票回购是公司认为其股票价值被低估而采取的对策。
4.考虑控制权:巩固现有控制权;股票回购可以减少流通股数量,提高股价,从而有效防止恶意收购。
以上就是边肖介绍的股票回购如何进行会计分录。如果想了解其他信息,请继续关注考试的“会计实务”栏目,丰富相关要点,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老师,随时解答您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