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录是最难的,但也是必须的,朋友们一定要重视。
1尽量少借多贷会计分录。
在做会计分录时,借方和贷方应该相互对应。一贷一贷一贷一贷都是标准的核算方式。我还清楚地记得,上一次,老师谈到《基础会计》,明确表示,不允许做更多的借入和借出的条目。参加工作后,我一直牢记这一教导,做账时尽量避免多借多贷。不过时不时会看到借的多借的多的条目。不能避免吗?总觉得这是思维不清晰造成的。
利息收入将记入两个账户的借方。
会计分录应遵循“有借必有贷,贷必平”的原则。在实践中,会计师并不严格这样做。最常见的是,在做利息收入分录时,基本上所有的会计人员都会把分录做两个借项:财务费用(红字)和银行存款。这个可供选择的估计是一个老会计的经验。真相是什么?是为了取数据方便。做费用的时候,看借方金额就行了。
3如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怎么写才算规范?我们总结三点。一是格式要统一,应该是完整的主谓宾句,明确写明部门、经办人、经办事项,如“李四向财务部借差旅费”;二是简洁明了,用电报的精炼完整地表达意思,力争每篇文章控制在15个字以内;第三,一件一件来,多借多贷的分录要分开写,不要一个一个来。
4如何改正词条中的错误?
会计分录有误,如何更正?如果发现那个月,就直接改条目,就当它不存在。如果是几个月后才发现,当分录不影响会计报表时,可以在财务中取消结账,直接修改分录,它仍然不存在;如果条目会影响报告,则必须进行调整。正确的做法是先把原始分录做红,再做正确的分录。即使分录不影响会计报表,也不建议频繁使用反结账功能。
5公司的第一笔和最后一笔
开公司,第一笔分录必须是: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公司关闭时,最后一笔分录为: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贷:银行存款。一切都是为了股东。有这样的结局是幸运的。我怕的是开头一般热闹,结尾极其悲伤。股东一分钱都不能留。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贷:未分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