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当月发怎样做会计分录,如何正确处理当月工资发放的会计分录
工资当月发怎样做会计分录
工资是企业向员工支付的报酬,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应当在工资当月确认相关的费用,并做出会计分录记录。以下是工资当月发的会计分录:
1. 记录工资支出:
借:工资支出(费用类科目)
贷:应付工资(负债类科目)
2. 记录个人所得税扣除:
借:个人所得税(费用类科目)
贷:应付工资(负债类科目)
3. 记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用:
借:社会保险费用(费用类科目)
贷:应付工资(负债类科目)
4. 记录其他相关费用(如公积金等):
借:其他相关费用(费用类科目)
贷:应付工资(负债类科目)
根据具体情况,以上分录可能会有所调整或细分,但基本的会计原则是借方记录费用发生,贷方记录相应的负债。
举例回答
假设某公司在2021年1月份向员工支付工资,其中工资总额为10,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2,000元,养老保险费率为8%,医疗保险费率为2%。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可以进行如下会计分录:
1. 记录工资支出:
借:工资支出 10,000元
贷:应付工资 10,000元
2. 记录个人所得税扣除:
借:个人所得税 2,000元
贷:应付工资 2,000元
3. 记录养老保险费用:
借:社会保险费用 800元(10,000元 * 8%)
贷:应付工资 800元
4. 记录医疗保险费用:
借:社会保险费用 200元(10,000元 * 2%)
贷:应付工资 200元
5. 假设还有其他相关费用,如公积金:
借:其他相关费用 X元
贷:应付工资 X元
最终,企业在会计记录中将工资支出记为费用,并将应付工资的金额作为负债。同时,个人所得税和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也会在财务记录中得到体现。






- 5分钟前学员提问:学会计的基本条件和学历要求?
- 8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培训班要多少钱一般要学多久
- 9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实操培训班大概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