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减少的会计分录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
贷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资产的减值损失,并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资产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假设当期销售)扣除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假设继续持有)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从资产的公允价值中扣除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通常反映了如果出售或处置该资产可以收回的净现金收入。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根据资产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过程中预计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选择适当的折现率确定。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摊销费用应在以后期间进行相应调整,使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在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准确分摊。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以前期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处置前不得转出。
更多信息,请点击:
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分录
处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款方向
更多财务会计实务问答、名师课程、求职资讯,可点击查看会计实务问答频道。固定资产减少的会计分录怎么写?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都会导致固定资产的减少,减少的财务人员也需要做账。你知道具体条目怎么写吗?详细条目排列如下。和不清楚的朋友一起看这篇文章吧。希望你能通过学习灵活运用相关会计分录。
转入清算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算
累积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
贷款:固定资产
产生的清洁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算
贷款:银行存款
销售收入、废品等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原材料等。
贷款:固定资产清算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保险赔偿的处理
借方: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
贷款:固定资产清算
净亏损
(1)生产经营期间,处置正常报废和清理的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款:固定资产清算
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借方:营业外支出——非常亏损。
贷款:固定资产清算
(3)出售、转让等原因(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失
借:资产处置损益
贷款:固定资产清算
净利
固定资产清理[已丧失使用功能(如正常报废、清理)或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后生产经营期间的净收入。]
借:固定资产清算
贷款:营业外收入
(2)出售、转让等原因(人为原因)产生的净收入
借:固定资产清算
贷款:资产处置损益
注:筹建期间冲减“管理费用”。
以上就是边肖编的固定资产减少的会计分录是怎么写的。大家看完之后,应该会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如果你在工作中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相关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们的老师。想了解更多精彩财经资讯,请持续关注会计教练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