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现金是一个资产科目,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涉及到库存现金,所以有经验的会计人员对库存现金常用的会计分录有很深的理解。不过这部分对于会计行业的新人来说还是比较难的。以下整理和总结了库存现金会计分录的相关性。想学这个就来看看吧!
1.准备金
(1)当它发生时:
借方:——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或直接设立备用金账户)
贷项:库存现金
(2)偿付时:
借方:管理费用(如费用科目)
贷项:库存现金
2.现金支票
(1)盈余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失和溢余——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找出原因:
借:待处理财产损失和溢余——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款:营业外收入(找不到)
其他应付款——应付X单位或个人
(2)短缺
借:待处理财产损失和溢余——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项:库存现金
找出原因:
借:管理费用(找不到)
其他应收款——现金短缺应收款(个人责任)
其他应收款——应收公司赔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失和溢余——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接受捐赠
借:库存现金。
贷: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
现金短缺(实际存款和账户存款),相关会计分录
批准前:
借:未决财产的损失和溢出。
贷项:库存现金
批准后:
借方:其他应收款(责任人或保险公司应赔偿的部分)
管理费用(未解释)(影响营业利润)
贷款: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
现金盈余(实际存款和账户存款),相关会计分录
批准前:
借:库存现金。
贷款: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
批准后:
借:未决财产的损失和溢出。
贷款:其他应付款(应付相关人员或单位)
营业外收入(未解释)(不影响营业利润)
“库存现金”是指借款人登记的企业库存现金增加,贷款人登记的企业库存现金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期末实际持有的现金数额。
备用金是指为满足企业内部各部门和职工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临时支付给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备用金。企业内部各部门使用的备用金可以通过设立备用金单独账户进行核算。
现金日由出纳根据收付凭证,按照业务发生的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将现金日余额与库存现金实际余额进行核对,确保账实相符。每月月末,应将现金日余额与现金总分类账余额进行核对,确保账实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