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会计处理的经验来看:在同一个会计分录中,贷款可以出现同一个账户;比如公司银行账户出错,收到退回的款项,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始凭证是收款凭证,是银行转账时退回款项的收款凭证,不需要通过应付账款科目填列分录:
借方:银行存款(收到退回的款项)
贷款:银行存款(银行转账时的钱)
为保持账户对应关系清晰,一般不宜将不同的经济业务合并,多借多贷编制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扩展信息:
在会计核算中,无论发生何种经济业务,都需要在登录前按照规则填制凭证,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便正确记账和事后核对。
会计分录不同于凭证,需要完整的要素和严格的审核、编制程序,而会计分录只是在凭证中注明应借、应贷的科目和金额,是最简单的凭证形式。会计分录通常出现在书中只是为了便于解释,在会计实务中很少出现。
参考百度百科-会计词条
没有一个账户是只贷记的,也就是说,所有的账户都因增减而涉及借贷,没有一个账户只涉及一方。
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借右贷,但反映会计要素变动的借贷性质并不固定。对于不同性质的账户,借款人和贷款人的登记方式不同。以下是各种帐户的结构:
1.资产账户的结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2.负债账户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结构:贷款人记录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借方记录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3.成本费用科目结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科目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科目的金额(减少)。由于借款人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一般通过信贷转移,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
4.收入账户的结构:收入的增加记入账户,收入的转出(减少)记入账户。因为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一般是通过借方记录的,所以这个账户通常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也显示为贷方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