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额、进项税、贷款的方向如何表述?
购物时的进项税必须记入借方。
进项税本质上就是你购物时交的税,相当于你交的税。和你说的不冲突,就是流转税中增值税的计税原则可以在下一个环节,也就是你销售的时候(也就是销项税)抵扣。因此,应借记进项税,采用增值税所采用的抵扣制度,从账户中抵扣出借方的销项税。
应交税费借方凭证减少;信用记录增加。
应纳税额和可抵扣额的债务人代表,贷款人代表的提取和应纳税额的增加。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税费;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缴或未抵扣的税款。
应交税费-如何区分增值税的借款人和贷款人
1.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是一个二级科目,这个二级科目下有三级科目,比如'进项税'和'销项税'但不仅仅是这两个,还有很多其他的(以后学税务会计还会有中介税),其中有一个叫'应交税金'销项税就是应该交的税。一般情况下,记入出借人账户。
借:应收账款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2.购买发票的进项税用于抵扣,即可以减少应缴纳的增值税。一般情况下借记:元。
借:材料购买。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款:应付账款
3.输出项与返回项的差额表示企业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记入‘已缴税款’科目(一般为输出项大于输入项),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费)
4.企业实际支付时,将会计分录记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款:银行存款
因此,支付增值税的最终反应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费)'
每个科目都有借方和贷方,增加不一定是借方,减少一定是贷方。进项税借贷方向怎么表述?进项税额加在登记的借方,如果要转出,则加在登记的贷方。总之这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详细回答如上。敬请期待Don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