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抵减会计分录,纳税抵减记账如何操作
应纳税抵减会计分录的详细说明
应纳税抵减是指企业在计算所得税费用时可以利用以前年度亏损、递延收益和差异进行抵减,从而减少当期所需缴纳的税款金额。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会计问题的通知》,企业在进行应纳税抵减时需要记账处理,以下是应纳税抵减的会计分录示例:
以前年度亏损抵减
假设A公司在今年产生了亏损,但过去两年都是盈利的。根据相关税法规定,A公司可以将今年亏损抵减到过去两年的利润,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在这种情况下,A公司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前年度亏损的余额)
贷:所得税费用(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递延收益抵减
递延收益是指企业的收入或费用在会计核算上实现时所形成的暂时差异,可根据相关税法规定用于抵减应纳税所得额。
假设B公司在今年实际收入为10万元,但根据税法规定,只能承认其中的8万元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剩下的2万元可以作为递延收益并抵减到未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在这种情况下,B公司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收益金额)
贷:所得税费用(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差异抵减
差异抵减是指由于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用于抵减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假设C公司在今年根据税法规定只能扣除一项特殊费用,但根据会计准则,该费用可以计入利润。这样就会出现会计利润大于应纳税所得的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C公司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差异金额)
贷:所得税费用(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上述分录仅为示例,实际应纳税抵减会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和税法规定进行具体处理。






- 5分钟前学员提问:学会计的基本条件和学历要求?
- 8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培训班要多少钱一般要学多久
- 9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实操培训班大概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