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税工资的会计分录,如何正确记录报税工资的会计分录
报税工资的会计分录
报税工资是指雇员工资中应扣除的各种税款和社会保险费用。报税工资的会计分录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计入工资费用(借方):将雇员工资作为公司的费用计入会计账簿。这个分录金额等于雇员的实际工资。
2. 应付工资(贷方):将报税工资的各种税款和社会保险费用计入待支付账户。这些税款和费用包括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如社保、医保、公积金等)、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这个分录金额等于需要缴纳的税款和费用总额。
3. 应收税款(借方):如果公司为雇员代扣个人所得税,就需要将扣除的个人所得税计入应收账户。这个分录金额等于个人所得税的总额。
4. 现金账户(贷方):如果公司按照政策规定需要预先缴纳税款,就需要将预缴税款从现金账户中支出。这个分录金额等于预缴税款总额。
通过这些会计分录,可以准确记录和核算报税工资的相关费用、税款和社会保险费用,保证公司依法缴纳税款和社保,并满足报税要求。
举例回答
以某公司A为例,该公司有一名雇员B,月工资为10,000元。根据相关税率和规定,该员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假设个人所得税为10%、社会保险费率为20%、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0.5%。
根据以上情况,公司A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1. 计入工资费用(借方):借记“工资费用”账户10,000元。
2. 应付工资(贷方):贷记“应付工资”账户,包括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分别计入个人所得税1,000元(10% × 10,000元)、社会保险费2,000元(20% × 10,000元)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50元(0.5% × 10,000元)。
3. 应收税款(借方):借记“应收税款”账户1,000元,即个人所得税。
4. 现金账户(贷方):贷记“现金”账户,缴纳预缴税款,假设预缴税款为500元。
通过以上分录记录,公司A可以准确计算出雇员B的工资费用,并及时缴纳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满足报税要求。






- 5分钟前学员提问:学会计的基本条件和学历要求?
- 8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培训班要多少钱一般要学多久
- 9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实操培训班大概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