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分配法成本会计分录,成本会计分录的顺序分配方法
顺序分配法成本会计分录的详细说明
顺序分配法是一种将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顺序分配到产品或者部门的方法。通过顺序分配法,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各个产品或者部门的成本,以便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顺序分配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 确定顺序。确定一种合适的顺序,按照该顺序逐步分配间接成本。
- 识别成本池。将相关的间接成本归类为成本池。
- 选择成本驱动因素。确定影响各个成本池的成本驱动因素,该因素与每个成本池的间接成本的变化相关。
- 计算成本驱动因素。根据成本驱动因素的数据计算每个成本池的成本驱动因素。
- 分配间接成本。根据成本驱动因素的占比,按照顺序将间接成本分配给各个成本对象。
- 记录会计分录。根据分配的结果,记录相应的会计分录,将间接成本正确地计入各个产品或者部门的成本中。
顺序分配法成本会计分录的例子
假设某公司有两个部门A和B,以及两个产品X和Y。该公司使用顺序分配法将间接成本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和产品中。
步骤1:确定顺序。假设顺序为部门分配先于产品分配。
步骤2:识别成本池。将间接成本分为两个成本池,即部门间接成本池和产品间接成本池。
步骤3:选择成本驱动因素。假设部门的成本驱动因素为直接工时,产品的成本驱动因素为生产千件数。
步骤4:计算成本驱动因素。假设部门A的直接工时为200小时,部门B的直接工时为300小时;产品X的生产千件数为1000,产品Y的生产千件数为2000。
步骤5:分配间接成本。根据成本驱动因素的占比,将部门间接成本按照直接工时的比例分配给部门A和部门B,将产品间接成本按照生产千件数的比例分配给产品X和产品Y。
步骤6:记录会计分录。根据分配的结果,将部门间接成本分别记录到部门A和部门B的成本中,将产品间接成本分别记录到产品X和产品Y的成本中。
例如,假设部门间接成本为10000,产品间接成本为20000。根据部门A的直接工时和部门B的直接工时的比例,将部门间接成本分别分配为4000和6000。根据产品X的生产千件数和产品Y的生产千件数的比例,将产品间接成本分别分配为5000和15000。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部门A成本 4000
借:部门B成本 6000
借:产品X成本 5000
借:产品Y成本 15000
贷:间接成本 20000






- 5分钟前学员提问:学会计的基本条件和学历要求?
- 8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培训班要多少钱一般要学多久
- 9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实操培训班大概多少钱
